生物课老师拿自己当实验教具: 学生们惊叹与担忧交织的课堂奇观?
生物课上,李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讲解复杂的细胞结构图,也没有用枯燥的课本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。他径直走到教室中央,微微一笑,示意大家安静。
李老师的举动,瞬间点燃了教室里学生们的好奇心。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笔,探出脑袋,猜测着这位生物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李老师缓缓脱下外套,露出印着显微镜图案的衬衫。他轻车熟路地走向了摆放在教室一角的实验台,拿起一瓶淡蓝色的液体,瓶上贴着“实验用生理盐水”的标签。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特殊的实验。”李老师声音平稳,却带着一丝神秘。他示意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显微镜,并耐心地讲解了实验步骤,强调了实验的注意事项。学生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,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显微镜下的一切。李老师的体液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胞形态,甚至连细胞器都能清晰可见。
学生们惊叹于如此清晰的视野,实验效果远超书本上的描述。不同于以往的实验,李老师这次实验采用的是自己作为实验对象,学生们通过实验结果得出一些更深层次的结论。
“这……这也太神奇了!”一个女生惊呼。
“李老师的细胞居然这么清晰!”另一个男生兴奋地说着,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。
教室里,一片窃窃私语,学生们议论纷纷。惊叹之余,也夹杂着些许担忧。有人担心李老师的身体状况,有人担心实验的安全性。
李老师并没有理会学生的议论,只是继续操作着实验仪器,他的身体随着实验操作而微微颤抖着,这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。他一边实验一边讲述生物学原理,并巧妙地将实验结果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。
“观察到细胞的这种反应,我们可以推测出……”他指着显微镜下的图像,继续讲解着,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。
实验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,李老师的举动并没有结束,在实验过程中他也在默默地接受着实验的“考验”。实验最终顺利结束,李老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。
下课铃声响起,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,脸上带着兴奋和思考的神情。这次生物课,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收获了对科学的敬畏与探索的乐趣。 李老师的举动,让学生们明白,科学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,更是充满神奇与挑战的探索旅程。他用自己的行动,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,让他们对生物学充满了兴趣。